天桥摔跤
2021/8/20 16:39:55 点击:
天桥摔跤
十九世纪三十年代,那时北平摔跤正是风行一时,北平跤名闻全国,当时北平天桥最强的摔跤高手一位是:沈三(沈友三),一位是宝三(宝善林),还有杨春恒等人。一巧破千斤,现术语称“散手跤”。北平天桥开创了第一个卖艺的跤场,摔跤动作注重表演的美感,使人得到视觉的享受,把中国跤术升华到 “武相声”的艺术境界,使中国跤术从单纯的竞技发展了另一个艺术分支。
摔跤简介
天桥摔跤——中国式摔跤,它曾经流行于老北京天桥,也曾经是人们茶余饭后热衷的话题,中国式摔跤这个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格斗技巧,在经历了上世纪初的短暂流行后,却在几十年内几乎销声匿迹。
天桥摔跤场曾名噪一时,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,先后出现过沈三(沈友三)、宝三(宝善林)、张狗子(张文山)、满宝珍等著名摔跤健将。摔跤作为一种体育竞技运动,具有对抗性质的比赛项目,而天桥摔跤场则是说说练练,虚实结合的表演赛,既有功夫,也有趣味,使人赏心悦目。
比赛开始前,照例先“圆粘子”(江湖术语:招来观众之意),艺人们边喋喋不休地说话,边绕场漫步,同时穿好褡裢,“褡裢”为数层粗白布纳成的半袖、无领、露胸的跤衣,腰间用骆驼绒绳系紧,下穿深色中式灯笼裤,足登刀螂肚的薄底靴。据说这一扮相,还是清朝“善扑营”传下来的标准运动服呢。原“善扑营”是官办摔跤训练场,跤手称为“扑户”,分头等扑户、二等扑户等等,宫中遇有宴请蒙古诸王时,则令献技,有时皇帝也到场观看。除善扑营外,摔跤在民间也广泛地开展起来,成为群众性的体育活动。
摔跤渊源
清康熙年间,北京天桥出现了市场的雏形。至清末民国初年天桥市场发展很快,先后出现很多撂地演出杂技、武术、中幡、摔跤、戏法、说书的地摊。“撂地”是在平地上支个棚,棚中设板凳座位的演出。其中中幡、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红火、最火爆、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。
摔跤又称中国式摔跤,它融合了历史上各民族跤手之所长发展而来的。摔跤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,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过程。到了清代,清朝统治者崇尚武功,建立了“善扑营”,专门选拔训练优秀跤手拱卫京畿。清朝灭亡后,善扑营扑户流落于民间,开设跤馆或街头卖艺。天桥市场、天津“三不管”等地是摔跤卖艺最为集中的地方,在天桥专业撂地摔跤的首推沈三、宝三,他们都是清善扑营头等扑户宛八老爷(宛永顺)的传人。
新中国成立后,天桥宝三跤场在宝三的执掌下,摔跤第二代传人陈金权、马贵宝、傅顺禄、徐茂等人各个身怀绝技,轮流上场献艺。宝善林先生把单一摔跤表演逐渐演变成艺术摔跤形式,同时吸收了相声表演的艺术形式,摔跤表演翻打跌扑精彩激烈,解说语言丰富、滑稽幽默,吸引了大批观众,每天开场前座无虚席,争相观看。天桥摔跤虽然培养了第五代传人,但没有生活保证、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也造成后继乏人的原因,所以传承工作仍存在着危机。